第2部份.
色彩的質感效果
Surface Texture

顏色可以製做不同的視覺質感。當運用不同遮蓋的厚薄色層,再加入粗滑、實虛、凹凸、反光不反光、透明不透明、平塗立體等繪畫技法,色彩便會進一步變化成為不同的輕重、軟硬、華麗、質樸、新舊、利鈍、乾濕、深淺、光暗浮沉等不同的官感效應。自文藝復興,西方有所謂的大氣透視法(aerial perspective)、暈塗法(sfumato)、透明薄塗法(glazing)或厚塗法(impasto)的繪畫技法,把顏色提升為增強空間深度的效果(illusionistic effect)。之後,後印象派如高更受日本版畫影響而轉向平塗,引伸至當代村上隆的超平面,色彩的裝飾性和平面性又成為藝術現代感的主骨幹。而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如Willem de Kooning、Jackson Pollock、Mark Rothko更將色彩及質感的關係推向另一個高峰。

席勒(Egon Schiele) 《死神與少女》(Death and the Maiden) 1915年 油彩布本 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 © Belvedere, Vienna

席勒(Egon Schiele) 《死神與少女》(Death and the Maiden) 1915年 油彩布本 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

© Belvedere, Vienna

在色彩運用方面,席勒有自己鮮明的特色,顏色的紋理細緻,每一筆的顏色清楚展示,揭示人物神經質的內在。他的色彩以深色和暖色為主,運用小面積的補色對比,從而產生強大的視覺衝擊力,給人不安與苦悶。而且席勒常常使用強烈的紅、黃、黑等色彩進行大面積的平塗,最大限度地發揮色彩內在的張力。畫作《死神與少女》中,畫面中心的少女緊緊地摟抱住死神,少女紅黃相間的連衣裙與死神黑褐色的衣服,呈現出熱烈與寧靜的視覺質感對比,無數小色塊,凸顯赭、紅、黃色調的衝突,使暖色調的畫面感覺不到溫暖安寧,只有一絲絲的傷感,預示着少女即將被死神帶走。

趙無極通曉東西方藝術傳統,作者擅長將二者融會貫通,又能推陳出新,是二十世紀中期藝術史上的重要畫家。從遠近不同距離看趙無極的作品,都會發覺有極複雜的色層板塊移動升降,畫面顏色不斷有粗滑、厚薄、虛實、陰陽、凹凸、反光不反光、透明不透明等種種推拉的手法,互滲穿插,產生豐富而不能預期的畫面質感趣味。